联系我们

CBA小鼠及其亚系

CBA小鼠是自发性肿瘤发生率较低和寿命相对较长的近交系小鼠。

CBA小鼠的诞生: 

在1920年,Strong(Leonell C. Strong)采用Bagg白化小鼠(Bagg albino)的雌性A(8号)小鼠)与Little(C.C. Little)培育的近交系雄性DBA小鼠(雄性1号)杂交小鼠叫C小鼠。采用A小鼠,是因为该小鼠感染携带乳腺肿瘤病毒(the Mouse Mammary Tumour Virus – MMTV),乳腺自发性肿瘤发生率较高,通过与DBA小鼠杂交,目标建立不同的自发肿瘤发生率的近交小鼠。

在对C小鼠进行选择性地部分近交(partially inbred)后,将第8代(F8)5635号雄性选入近交,通过培育和筛选,分离出来C3H亚系小鼠和CBA亚系小鼠。

CBA小鼠亚系

CBA/Ca小鼠 :1932年Strong送给英国,次年Bonser进行分离近交获得近交CBA/Ca亚系。

CBA/CaJ小鼠:1950年CBA/Ca引入杰克逊实验室。研究已经发现,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基因缺失。

CBA/J 小鼠:1947年,Strong将CBA小鼠送给Andervont,Andervont在次年将CBA小鼠给了杰克逊实验室。 in 1948.具有视网膜变性1等位基因(retinal degeneration 1 allele),而 CBA/CaJ缺失。CBA/J 小鼠与CBA/CaJ之间没有组织相容性。CBA/J 小鼠是CBA各种亚系中具有视网膜变性基因病变的唯一亚系,可在断乳年龄失明。肾小管间质炎症发生率较高。年龄相关性听觉丧失发生率较高,但比较轻。

以上亚系名称中,J=Jackson Laboratory(杰克逊实验室)。

CBA的特点和应用:

(1)肿瘤研究

自发肿瘤发生率低。但是,保留了对肿瘤发生的敏感性,容易被诱导。例如,当采用甲基胆蒽(methylcholanthrene)可以诱导肿瘤发生,例如,梭细胞肉瘤(spindle cell sarcoma)、横纹肌肉瘤(rhabdomyosarcoma)和表皮样癌(epidermoid carcinoma)。CBA小鼠随着年龄增大,还可以形成肝脏良性肿瘤。

(2) 白血病模型

CBA/CaJ不形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,但是,在苯或放射性可以诱导粒细胞性白血病(myeloid leukemia)。研究发现这是由于2号染色体上有一段基因缺失。

(3) 老年性耳聋模型动物

CBA/J小鼠存在年龄相关的听觉丧失。研究认为,该品系小鼠可以用于老年性耳聋的研究或模型建立。

(4) 用于肉芽肿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(G-EAT)的研究。

首页    科普咨询    CBA小鼠及其亚系

行业新闻

INDUSTRY NEWS